劉偉恒夥《大狀王》張飛帆炮製港台微電影 深信有香港觀眾就有港產片

娛樂

撰文: 傅承嘉

發布時間: 2024/05/22 17:57

最後更新: 2024/05/22 20:45

分享:

分享:

張飛帆與劉偉恆都先後於港台工作,對港台有深厚感情,《陪你陪妳陪陪您》是兩人首次合作。(梁偉榮攝)

香港電台去年踏入95周年,陪伴港人度過將近一個世紀的香江歲月。近日港台就有一系列新的節目編排,並籌辦了一個名為《陪你陪妳陪陪您》的宣傳活動,並邀得導演劉偉恒和《大狀王》編劇張飛帆聯手炮製一齣以「求婚」為主題的微電影,向市民介紹電台新的節目安排,從中帶出陪伴的信息。

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張璧賢指企劃旨在緊扣香港人的心,她與團隊認為:「即使時代和節目改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收音機在香港市民的心目中是一種陪伴。」因此,團隊在構思的過程中,希望帶出香港電台陪伴香港人的獨特性。除了交通工具、網站的宣傳外,團隊希望整個宣傳活動能夠更加深入民心,認為以「講故仔」的形式是最為理想,因此就製作了一齣微電影,帶出港台如何在市民的生活當中陪伴着大家。

男主角陳健豪曾榮獲第三十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YouTube截圖)

不少觀眾都有欣賞過劉偉恒導演的作品,如劇集《反起跑線聯盟》、電影《出租家人》等,張璧賢認為:「劉導的作品總是充滿人情味,而且他本身都是節目《守下留情》的主持,早前又幫港台寫了一個名為《五枝旗桿等》的廣播劇,跟香港電台可謂合作無間。」而微電影的故事則由大熱音樂劇《大狀王》的編劇張飛帆負責。張璧賢指︰「飛帆在香港畫劇團有很多演出,於劇界和編劇界都享負盛名,擅於創作溫情故仔,所以好開心大家一拍即合。」

以求婚帶出主題

張飛帆曾為港台創作《Y2K》、《廉政行動》、《總有出頭天》、《火速救兵4》等多部經典劇集作品。他坦言收到港台邀請為《陪你陪妳陪陪您》擔任編劇時候感到疑惑︰「我原本以為因自己曾經幫港台拍劇,但原來當時台長剛剛看過我寫的音樂劇《大狀王》,雖然當時工作比較忙,但基於對港台有感情,得知有一個如此重要的企劃,都好榮幸有機會參與,而且過程中又認識到同為港台同事的劉偉恒導演,大家一拍即合,所以我覺得是一種緣份。」

簡思恩於戲中出演女主角,有少量動作戲。(YouTube截圖)

而劉偉恒就好高興能參與《陪你陪妳陪陪您》。「因為我就是戲中由早上起床就會聽收音機,直至夜晚睡覺的那種人。」他自小就聽鄭丹瑞主持的《輕描淡寫》和《小男人周記》,然後希望成為DJ,後來既成為DJ,又擔任導演的不同階段,都有電台陪伴他成長,形容電台是「陪我陪我陪陪我」。所以他好明白在生活當中跟收音機緊扣的狀態。「能夠與飛帆及其他前輩合作非常開心,我從未想過會拍一條片,能夠將我的電台和導演的工作串連起來。」他形容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喚醒大家電台有陪伴作用的信息。

《陪你陪妳陪陪您》講述男女主角的尋常一天,有著電台節目長伴身邊,節目主持人出現在不同生活場景。 男女主角經歷轉折,男主角最終受《音樂情人》啟發,向女主角許下承諾,陪伴一世。飛帆了解過整個企劃的理念和目標後開始醞釀故事,很快便決定以「求婚」作為主題。

《陪你陪妳陪陪您》微電影統籌袁梓珮(左一),編劇張飛帆(左二),導演劉偉恆(右二)及香港電台中文台台長張璧賢。(梁偉榮攝)

他解釋指︰「因為『陪你陪妳陪陪您』可以是一個男性求婚時向女性講的一句說話,我就由尾推上頭,先有求婚這個設定,再往前推塑造整個故事,去講一對情侶的日常。而他們的日常一定與收音機息息相關,陪着他們當天的生活。」飛帆創作劇本時花上不少心神,也遇到不少困難。「今次劇本目的,是介紹香港電台新節目,不能避開,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但由於港台頻道有太多節目,加上節目調動關係,令我難以確切決定將哪些節目加入故事當中,因此需要隨時在橋段上不斷作出調節修改。」

新演員帶新氣象

今次微電影以第三十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陳健豪及演員簡思恩為男女主角,並由部分港台節目主持參與當中的演出。劉偉恒就直言微電影中「個個都是主角」,不希望搵一個會比其他同事突出的演員。他跟飛帆討論選角時,提出希望搵一個「好演得」且有功力的舞台劇演員,正好飛帆在劇界有不少人脈,陳健豪也得過劇帝,也是觀眾未必熟悉的面孔,既不會搶去DJ同事的焦點,又能夠充分將劇本發揮得淋漓盡致。

飛帆創作時加入不少動作場口,劉偉恒坦言︰「拍動作戲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上不易處理,一定要搵一個有經驗的人出演,簡思恩以前做過電視台,又有泰拳教練牌,而且樣貌較年輕,電台近年着意帶來新氣象,為今次微電影增添不少年輕的感覺。」

有香港觀眾就有港產片

近期不少港產片引起不少關注和討論,作為導演的劉偉恒認為港產片永遠在最艱難的時刻就會見到希望。「疫情期間全世界都講『香港電影玩完』,早前雖有《毒舌大狀》和《飯戲攻心》等話題之作,但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人話港產片沉寂了,直至最近又有《九龍城寨》實力之作出現。」

點擊圖片放大
+4
+3

他續指︰「香港電影跟電台的情況一樣,有人認為電台已經無人會聽,但其實一直有一班忠實的聽眾。雖然港產片的市場細,但香港電影在不同崗位都培養了不少精英,一眾同業都好努力及好用心製作,過程中雖然艱難,但只要一日有香港觀眾,港產片就不會死,只有香港電影講廣東話,講香港人的故事,希望香港人能夠多到本地戲院入場支持香港電影。」

音樂劇有內地市場

屢獲殊榮的音樂劇《大狀王》在中港兩地公演都叫好叫座,編劇張飛帆認為現時音樂劇就等於80年代的香港電影,在內地是很受歡迎的。「舞台劇一向在香港較小眾,但難以想像在內地公演時,全劇完結後會有一大班觀眾在門外等候影相或交流。」

他用心良苦指︰「香港人做音樂劇始終比內地人有經驗和先進,《大狀王》、《雄獅少年》都先後於內地巡迴演出,證明香港音樂劇輸出到內地各大城市都會有觀眾和市場。」他希望未來能夠將香港原創音樂劇帶到亞洲其他地方,而身兼電影電視編劇的他亦希望能夠再有機會與劉偉恒有更多合作企劃。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